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高教〔2015〕16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成学校“十三五规划”和“一流”高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工作,学校实施创新创业精致育人工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可持续性培育体系,以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科研紧密结合,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各二级学院形成各具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的导师群体;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逐年提升。
二、建设思路
实施创新创业精致育人工程,面向二级学院和创业导师征集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根据项目的需求,面向二年级学生组建学生团队;学生团队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在二级学院和创业学院的共同管理下,利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包括市场调查、技术开发或创新创意创造活动、团队建设、商业模式设计、融资规划、商业计划书等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掌握创业技能。
对创新性强、商业前景好、团队能力强的项目,学校将重点培育和辅导,组织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同时项目可优先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享受协助对接风险投资、工商注册、创业指导等服务,按学校孵化基地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三、人才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知识;
2.学习企业管理理论,学会应用企业管理的方法;
3.学习财务管理理论;将理论应用到创业实践;
4.学习知识产权管理知识,学会保护自我产权的方法;
5.学习商业计划书撰写,学会与客户打交道,推销自己的商业计划。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开展科研的能力;
2.学生能够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重视提高分析、判断、思辨能力;
3.学生能够根据项目的情况及自己在项目中担任的角色制定自己的能力增长计划;
4.学生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共事,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
5.学生能够获得外部客户(项目外部人员)信任和支持;
6.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吸收创新创业的各类知识,并用于项目实践。
7.学生能够按计划完成项目,并实现能力增长。
(三)素质要求
1.具备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等强烈的创业意识;
2.具备勇敢面对激烈竞争及随时出现的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创业心理品质;
3.具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善于竞争、敢于竞争的意识;
4.具备将专业技术融入到创新创业的能力,与不同组织不同人群交往协调能力。
四、工作方案
(一)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工作小组,推进创新创业精致育人工程实施,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
组 长:廖俊杰
副组长:吴建材
成 员:张宝昌、杨崇岭、尚喆、各二级学院负责教学和创新创业的院领导、韩希
职责分工:
1. 创新创业学院。统筹精致育人工程;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聘请及授课安排,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成绩档案管理;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评审立项、团队招聘协助、项目考核等;团队入驻创业基地管理;创新创业比赛组织及创业资源引入等。
2. 教务部。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认定,创业辅修证书的制作与发放。
3. 科学技术部。科研项目归科研处管理,相关科研成果列入科技处统计。
4. 各二级学院。推荐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参加评审;为立项的项目提供优质实训条件和各种基础保障;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工作量及课酬发放;学生管理。
(二)项目来源
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来源可为下列几种:
1.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培育的项目(要求未获得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和省赛的金奖或银奖);
2.已经有创新成果的技术或创意类作品,含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改良、应用性优化、软件、创意类作品;
3.已基本形成创新成果的技术或创意类作品;
4.其他创新创意创造类作品。
(三)项目类型
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不另行定级(项目成果可优先推荐申报学校科研项目),经学校遴选后正式实施。培育期暂定两年,实行项目导师老师(团队)负责制,指导课酬参照创新型项目课程,具体详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管理办法》。
(四)申报要求
1.项目要结合轻工特色,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与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原始创意、创造,创新性强,有自己核心技术或专利(发明专利优先考虑);
2.项目要能更好地解决用户或市场(行业)“痛点”,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或应用前景,迭代能力强;
3.项目已经具备成熟的实验实训条件和环境。
(五)指导老师的要求
校内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好创新性成果、热心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成长、有奉献精神的指导教师;团队应包括可指导市场调查、财务分析、营销销售等的导师。
(六)项目团队组建
学生团队主要由二级学院及导师(团队)遴选,经二级学院审核推荐后,创业学院备案。备选学生必需思想进步,品行端正,遵规守纪,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质,对创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和体验,且核心专业课无课程不及格情况。
如指导老师已有学生团队,遴选通过后,可直接开展工作,如需要招募成员(含跨专业),请明确岗位职责及要求,创业学院可协助面向全校组织招聘;如项目进行中需要调整或增加团队成员,创业学院可提供协助。
项目团队学生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原二级学院的学生,又是创业学院的学生。精致育人项目管理、创新创业课程安排及项目孵化等归创业学院管理,其他(含学生事务)归原二级学院管理。项目团队学生不能随便转换或放弃,如不能适应精致育人项目,需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退出。
(七)项目考核标准
创业学院对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进行全面、客观、公正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应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由学校给予表彰。
1、项目考核
(1)按时完成《开题报告》《结项报告》等项目相关资料;
(2)对学生培育过程进行全程跟进与管理,所培育的学生团队90%以上能够拿到辅修证书;
在满足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根据精致育人项目的成果,如项目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奖、学生(团队)撰写论文、学生(团队)注册公司、学生(团队)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产生专利等,对精致育人项目进行优秀、良好、合格的等次认定;若无法同时满足以上两条,则评定为“不合格”等次。
2、导师(团队)考核
根据项目考核结果,对应的导师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获得“不称职”等次,导师(团队)课时数减半(即由80课时/学期,减至40课时/学期),且导师(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在下一年“精致育人”项目评选中减少一个名额。
3、学生团队考核
经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培养,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必需达到以下培养要求,才能获得辅修证书。
(1)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创业基地管理要求,无违反学校纪律的记录;
(2)达到学校毕业的条件,接受指导老师团队培育,完成对应的精致育人项目培训,修满30学分;
(3)项目获得校级创业类竞赛优秀奖以上奖次,或申请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或项目落地(指真实运营并产生经营业绩);
(4)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独立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和项目商业计划书,通过项目答辩。
五、教学管理
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对项目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创新创业类课程、商业计划书撰写、营销销售等,实践教学包括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实验实训指导、专利申请指导、注册公司指导等;参加精致育人项目的学生团队,接受指导老师团队培育,完成对应的精致育人项目培训。学生成绩与学分由精致育人导师团队根据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评分,并在《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学生成绩登记表》(见附件1)上登记,创业学院根据精致育人导师团队提供的佐证进行审核。学生修满30学分后,可拿到辅修证书。精致育人学分安排如下:
内容 |
实施主体 |
实施对象 |
实施 学期 |
学分 |
学时 |
备注 |
精致育人项目培育 |
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 |
精致育人学生团队 |
1-3 |
15 |
240 |
精致育人理论及实践教学 |
项目分享 |
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 |
1-4 |
2 |
32 |
每学期一次,共4次 |
|
完成商业计划书 |
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 |
4 |
1 |
16 |
||
项目答辩 |
创新创业学院 |
2 |
1.5 |
24 |
||
项目成果展 |
创新创业学院 |
4 |
1.5 |
24 |
||
讲座 |
创新创业学院、各二级学院 |
1-4 |
1 |
16 |
不定期发通知至导师团队或校内网,由导师团队负责通知学生参加 |
|
创新创业类课程 |
创业学院 (创新教育教研室) |
1-4 |
6 |
96 |
根据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或《创新基础知识》)及《就业创业指导》为必修课,1.5学分;《创新改变生活》《优秀创业案例分析》《信息处理能力》《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7门课程为院级限选课,7选2,每门1.5分。 |
|
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活动 |
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 |
1-4 |
最低2分 |
最低32 |
详见附件2《精致育人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活动学分对照表》 |
|
合计 |
最低30学分 |
六、制度保障
(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管理细则
(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精致育人项目导师团队管理办法
(三)其他相关管理制度
七、其他
学校将根据工作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实施方案,以确保创新创业精致育人工程落实到位。